我们都知道后期保草异常重要,但高温期间水草不好保呀,高温一来临很多螃蟹塘的水草就不扎根、上浮,导致水草腐败下沉,使水体底质、水质恶化,螃蟹黑底板、上岸上草,有的螃蟹塘水草腐烂后螃蟹出现大量死亡。
避免伊乐草上浮,首先,我们需要知道水草上浮的原因,然后找出有效的措施去应对。
一、水草上浮的原因
1. 连续高温天气。伊乐草耐低温不耐高温,当水温达到30℃时,草开始休眠,休眠期间伊乐草活力下降,容易受环境影响出现上浮现象。
2. 刮风、暴雨天气。当遇上刮风、暴雨天气时水文波动大,伊乐草受到狂风暴雨的撕扯,连根拔起,最后随波逐流,漂浮在下风口。
3.底部缺氧、底质败坏。水体底部缺氧导致伊乐草底部的叶片出现死亡、发白,白根开始减少,底质恶化加快草根的腐烂速度,水草发黑严重,将草拿起用鼻子嗅根部有恶臭。上浮的水草根部已经开始腐烂。
4. 缺肥。当水体长期未施肥,或水草过密,水体就会缺肥。营养成分缺乏。水草生长需要必要的养分如氨基酸、二氧化碳、黄腐酸、微量元素、无机盐等,
这些营养如果缺乏伊乐草就无法长出白根,草难免起飘。
5. 螃蟹夹草。夹草分为应激夹草和缺料。
6. 毒素。水体中的毒素主要包括药物残留、硫化氢、超标的氨氮亚盐、底毒等,有些螃蟹塘用药后没有及时解毒,导致水体药残严重,水草活力差、发黑、萎缩,硫化氢、氨氮亚盐超标,直接导致水草活力差,硫化氢超标可导致水草死亡。底部残饵粪便过多,其分解产生的毒素使根部发黑腐烂。这些毒素最终都会导致水草上浮。
7. 水体透明度低。水体透明度对伊乐草的影响很大。如果水体透明度过低,作为需要光合作用产生能量的伊乐草来说,是致命的,这也是为什么养殖户遇到水浑和水浓都很紧张,担心草保不住,水体透明度一低,水草不工作,时间一长,水草闷久了,就会腐败上浮。
8. 水位过深或过浅。水位过深,首先影响草光合作用,其次是浮力较大,水草扎根困难,对于不平坦的塘,深水处往往长不出水草,即使补种水草,过一段时间也往往飘到下风口。水位过浅,水草长出水面,被太阳灼伤叶片,且温度过高,加速水草老化和腐烂上浮。
9. 水草开花老化。水草开花,根部吸收和光合作用产生的营养物质不断的输送到草头上,根部和茎部缺乏营养物质易断上浮。
二、预防措施
1. 水位控制
高温期间,为了应将水位控制在60-70公分,在避免水体水温过高又不影响水草光合作用下,可适当调整水位,一般使伊乐草的草头始终保持在水面10㎝以下。
2. 掌握未来天气变化情况,提前做好预防工作,刮风、暴雨的前几天适当施一些长根肥,促进草扎根,雨前还需使用复合多维降低河蟹的应激性。如果是大暴雨,可在下雨前适当排出一部分水。防止水位过深。
3. 勤底改,改善底部氧气状况,高温天谨慎使用生物改底,可以多用增氧性改底产品——底佳靓,能很好的氧化底部有机质、残饵、粪便,氧化底部同时又能产生氧气释放到水体,改善底部溶氧,减少一些毒素的产生。底部缺氧严重可直接抛洒增氧片来改善。
4. 对于缺肥的塘,定期补充长草壮根的颗粒肥,水草过多应及时疏稀,一次不宜疏过多,保持草覆盖面积超过一半。
5. 螃蟹出现夹草现象时,缺料就投喂加量,应激比较复杂,要先确定应激源是什么,再针对性处理。
6. 毒素过多的塘,应多次使用碧水解毒灵解毒.
7. 近期苏北地区,水浑问题严重,水浑分为白浑、泥浑和肥浑,三种浑每一种都可分为不同情况,由于往期已详细介绍过,这里就不再介绍了。
8. 水草开花应及时割草头。
割草头前先施长根肥,分块割,每次割草量不能过多,割草量最好控制在1/3以下。水浑、天气不好时暂时不要割草,等环境适合水草恢复活力时再割。割草后应及时改地和补肥,使水草快速修复受损部位。
水草浮起,并且已经开始腐败,要及时打捞,防止其败坏水质。最后分享两种养殖户深水种草技巧,一个是将草多的地方的草连土铲起,土要尽可能多,将带草的土垛用泡沫船运到水深(水过深这个方法没用)的地方,然后推下去。
第二是直接用砖头将草压在水底。俗语说“蟹大小,看水草”,草能不能捱到出塘,就各凭本事了。反正养殖户都要赚钱的,好好保草,赚钱就顺理成章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