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6月份开始,长江三角地区都会出现持续阴雨、空气湿热的气候现象,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,故称其为"梅雨",梅雨又称“霉雨”对于水产养殖户来说,是特别担忧的时期。为什么呢?今天,就让小编给大家详细分析一下。
梅雨时节,受南北方冷暖空气持续汇合影响,主要表现为温度高、闷热、持续多雨等异常天气。突变的天气状况严重影响河蟹养殖,因此,每年的梅雨季节,又称“霉雨”,顾名思义,就是指大量有害菌迅速繁殖,感染河蟹后造成大面积死亡。养殖户要保证河蟹稳定度过这一时期,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。
梅雨季节的特点:
1、持续的阴天,晴天少,光照不足。
2、持续的阴雨天气,大雨、暴雨频繁。
3、持续保持温度高、湿度大天气,闷热。
4、冷暖空气对流强烈,气温变化快,气压忽高忽低。
梅雨季节天气对河蟹养殖的影响:
1、光照不足
阳光被遮挡,水体中的藻类主要是小球藻光合作用弱,藻类夜间也需要溶氧呼吸,导致倒藻,藻类大量死亡,水体清瘦。
2、溶氧降低
天气闷热、气压低,水体溶解氧溶解度降低,能够进入水体的溶氧降低,氧气从水体中逸出,导致池塘众人溶氧急速下降,河蟹缺氧死亡,更易缺氧浮头泛池。
3、“反底”现象
气温变化大,导致水体交换频繁,就会出现“反底”现象,底质中的弧菌翻到水体中,河蟹弧菌病频发。
4、水质指标变化大
水质指标变化大,如PH过低,氨氮、亚硝酸盐超标等,河蟹持续应激,造成免疫力下降,中毒现象,活力差,引发疾病。
梅雨季节,河蟹养殖要怎么管理?
1、持续增氧
一方面要延长增氧机的开机时间(晴天早开,阴雨闷热天全天开);另一方面良好的缓释型增氧剂,持续保持溶氧的充足。
2、及时消毒灭菌
梅雨期间,弧菌等有害菌易大量滋生,导致河蟹发病,所以,必须通过消毒,杀灭或抑制有害菌的繁殖,预防河蟹患病。消毒建议采用梅雨前后天气正常的情况下各消毒1次,抑制水环境病菌繁殖,保证河蟹健康度过梅雨期。
3、提高河蟹体质。
梅雨期间,河蟹持续处于应激状态,免疫力低下,易感染病菌发病。梅雨期间坚持全程泼洒复合多维和钙镁双补等抗应激的产品,提高抗应激能力。每5-7天使用复合生物净水剂和发酵EM菌调水补菌1次,使用底佳靓改底一次,提高河蟹的体质保证河蟹的成活率。
EM菌在水产养殖中的使用效果被广泛认可。EM菌种主要包括乳酸菌,芽孢杆菌,以及酵母菌等有益菌。其中乳酸菌含量最高,EM菌菌液的pH值高低能够体现EM菌活性的高低,一般PH值在3.5以下就算是好菌种,如果PH达到3.0以下就是质量特别好的EM菌种。